3.断偷是第三决定清净明诲
一、佛陀现身说法
心亡,现在的心是有相,大家想想,你的心是不是有相呢?无相无心。无相无心,无心就无罪,无罪就是无债,把债还清了。
所以我们寺院拜忏,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大家进入无相的忏。“能礼所礼性空寂”这就是无相的忏,那么这个消业很快。所以我们寺院的拜忏一步步地深入,从有相到无相。进入无相,就是直接跟实相的无上大道相应,所以它这个增福增慧很快,在我们寺院都可以看到的。
“如我马麦,正等无异。”那么释迦牟尼佛以身示法呐,就像我马麦之报,正等无异。马麦之报,释迦牟尼佛这都是现身说法,已经进入无为了,成了无上道了,是佛了,但是过去的有相的因果在这个时候显现了。
国王请他吃饭,就是应供。那么他领了五百弟子到国王那儿应供。结果国王受魔的因素,在这里面就有个魔,他沉迷于皇帝那个花天酒地,结果把供释迦牟尼佛这个事忘了。换句话讲,把释迦牟尼佛跟五百弟子晾在那儿了,没饭吃,不供养。怎么办呢?马夫看到了,就用喂马的那个料来供养释迦牟尼佛跟五百弟子。直到九十天的最后了,国王才醒悟了,我供养释迦牟尼佛和五百弟子,已经晚了,释迦牟尼佛跟五百弟子吃了九十天的马料。
什么原因呢?过去生中,人家供养出家人,我当时是一个外道,领着五百徒弟,看见供养的那么新鲜、那么丰盛。供养完,有的出家人还拿一份走了,家里有病了的出家人没来吃,要带回去。他就骂人家,说这些好的怎么能够给这些秃头吃呢?应该吃马麦。就这一句话种下的因果,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,这五百弟子,就是当初他是外道的时候领着那五百徒弟,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弟子。这就是讲的“酬其宿债”。
这里告诉我们,因果不虚,有相的因果在什么时候都要报应的。所以这里我们都要真正体会佛教的真实义,真正运用到我们生活中,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修身口意三业清净,不要去说那些背因果的话,不要去做那些背因果的事,终究要报的。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,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间不到,时间一到,全部报销。”这是真实例子的反映。
所以现在讲四大清净明诲,根本是在杀、盗、淫、妄上面要清净。现在讲的盗戒,我们在盗上面要清净。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以自己的真实例讲的酬其宿债的因果报应。
二、修出世间的三摩地
【汝教世人修三摩地,后断偷盗,是名如来、先佛世尊,第三决定清净明诲。】
释迦牟尼佛教我们修三摩地,每个前面都是教我们修三摩地,这就突出一个三摩地。这就突出一个,我们不管修哪个法门,你要想解脱、你要想了脱生死都是修的三摩地。念佛修三摩地、打坐修三摩地、持咒修三摩地、做功德修三摩地。这就指出来,我们大家要想了脱生死,要想成就佛道,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的三摩地。三摩地就是定力。
我们寺院是禅净双修的道场,我们寺院就注重于修三摩地。不管念佛也好,不管打坐也好,不管持咒也好,拜忏也好,超度也好,都是三摩地。没有三摩地的力量,一切法门都不存在。明白吗?所以我们不管在家、出家,修哪个法门,都是修的三摩地。这个三摩地,我前面已经讲过是出世间的三摩地,不是世间的三摩地。
前面杀盗淫妄的这些佛教的对立者,都修三摩地,看见没?前面都修三摩地。他们修的三摩地,是世间的三摩地,不是出世间的三摩地。这个要很清楚的。世间的三摩地,就是他们现在杀也好,盗也好,淫也好,妄语也好,都修三摩地,他们是有相的定。离不开自己这个有相,要在自己这个肉身上做文章。
你们都可以看,在肉身上做文章,是强化肉身的。强化肉身就是强化杀盗淫妄,因为你以肉身杀盗淫妄,你以有相来打坐,强化这个肉身,让这个肉身健康长寿,提升杀盗淫妄的能力跟智慧。是不是这样呢?
现在“汝教世人修三摩地”是出世的三摩地,无相的三摩地,这个你要很清楚的。所以,佛教的真正的正法是无相。你念佛,念实相无相的阿弥陀佛;你打坐,去思维那个实相无相的明心见性;你持咒,去用无相来持咒。换句话讲,你必须守住耳根来念佛,耳根是无相,这最好理解。你念佛,以守住耳根的闻性来念,这就是无相;打坐守住耳根闻性来打;持咒守住耳根闻性来持;做功德来守住耳根闻性,这就是修三摩地。
所以三摩地不拘于坐在这里修。你明白了守住耳根闻性,你时时处处都可以进入无相的三摩地的修行,明白吗?所以《楞严经》的伟大就在于集中讲了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,就是对着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讲的,简单、明了、直接,让我们进入三摩地。
所以这里又强调了“汝教世人修三摩地”,就是我们大家。现在大家没出世,在六道里轮回,在三界生存,这就叫世人、世间。那么这里强调世间,就意味着要出世间。这就说大家现在在世间修行,你修出世间的三摩地、无相的三摩地,你就能够离开三界,你就能够跳出六道。这里的含义是这个。
三、断偷是第三决定清净明诲
所以释迦牟尼佛说,我教世人修三摩地,“后断偷盗”,你要想修三摩地,你必须持盗戒,你必须断偷盗。因为前面已经说了,出世法就是一个舍,你偷盗跟舍完全是对立的,完全是背道而驰的,所以必须断偷盗。
所以断盗,就是释迦牟尼佛如来,“先佛世尊”,就说过去所有成佛的人,就是先佛,就是世尊,就是如来,和现在将要成佛的都是先佛,都是世尊,都是如来。这就是说,断盗是成佛的其中的一个根本条件。所以佛代表过去佛跟现在佛说,这是我们走过的路,我们成佛,就是断淫、断杀、断盗、妄语,这四决定义成佛的。
现在讲盗,这就说断盗是成佛的必须条件、决定条件,不断盗就不能成佛。所以这些我们都要非常清楚。佛教的文字很简单,但是它里面的义理很深。我们必须从这些文字上面,深深地体会文字内含的深刻义。
这是“第三决定清净明诲”,清净,清净是四圣道。清净的对立是污染,现在我们的世界是污染,污染就是六道轮回。所以这里告诉我们,你要想进入四圣道的清净,你必须断偷;你要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污染,你必须断偷,进入清净。
“明”,是光明,无量光,就是四圣道。光明的对立就是无明,无明就是黑暗。我们要想离开无明的黑暗,这个六道轮回的世间,进入无量光的四圣道,你必须断偷。这里把每个字要搞清楚,所以这是三世诸佛最亲切的教导,所以叫做“诲”,对我们大家大慈悲心的教诲,让我们即生了脱生死离开六道。这里面根本是讲的不要上裨贩如来的这些贼人的当,堕无间狱。真正断偷,进入无上大道的这个上面来。
【是故阿难!若不断偷,修禅定者,譬如有人水灌漏巵,欲求其满,纵经尘劫,终无平复。】
释迦牟尼佛慈悲,怕我们这些不机迷的人、愚痴的人不清楚,所以反复地从各个角度来讲。(未完待续)
上明下仰法师宣讲
2025年4月6日
文字整理 | 耀昌居士
校 对 | 耀荣居士
发 送 | 耀古居士
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
咨询电话: 17704884196 13474811577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 20220000005
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