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不要破坏道场的寂静
一、象征寂静涅槃的“中夜”
各位,我们反复念《楞严经》,而且明其教义、依教修行。我们可以看到,《楞严经》是三世诸佛说的《大藏经》的百科全书,什么都讲到了。其他经都是从一个方面,而《楞严经》是全方位地去讲,所以你看什么都讲到了。所以我们称《楞严经》能够开悟,是智慧的经典。我们听了《楞严经》,对于佛教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心中明了。所以我们接着往下讲。看着经文:
【每以食时,若在中夜,取蜜半升,用酥三合,坛前别安一小火炉,以兜楼婆香,煎取香水,沐浴其炭。然令猛炽,投其酥蜜于炎炉内,烧令烟尽,享佛菩萨。】
各位,这一段首先强调一个“食时”这是供真佛。那么这个食,是以我们俗谛来讲的。佛,真佛无相,是不饮食的,那么这个食是讲供养真佛的法身理体。所以,用一个食来讲,不是佛真的要吃我们供养的东西,喝我们供养的东西,不是这样的,这一点,我们大家要很清楚。所以我们大家供佛呢,是供的心,以心来供养佛,不管你供养什么,都是表达对佛无限的崇尚和尊敬。
“若在中夜”,中夜很重要,中夜可以说是佛教核心的教义。大家想一下,释迦牟尼佛在中夜涅槃,现在说你供佛要在中夜供养。中夜是什么意思呢?大家从实际中体会,中夜就是晚间的11点到1点。那么在这个时间,从中华传统文化来讲是子时,子时是阳气生发的时候。如果懂的中医的理论,健身强体在子时的补充阳气是非常重要的,这个在道家的理论上讲得非常清楚。
子午时,那么子夜是最寂静的时候,万籁俱静。在城市现在体会不到,如果你到农村,到山区,在子夜的时候就感觉到整个一个空寂的状态,一切都进入安静。这个时候使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我无,我跟宇宙中夜的万籁俱静成为一体。大家可以体会的,如果在农村生活过,哪怕你在中夜的时候,像现在鸡也没有,狗也没有,羊也没有,牛也没有,一切声音都没有。万籁俱静,就是中夜,中夜实质意义是讲的寂静。
佛教无论哪个法门,都要归于寂静,寂静就是涅槃。我们哪个法门都是修的涅槃的圣果,所以中夜象征着寂静,寂静象征着涅槃,涅槃象征着无上道。这一点我们要深刻体会的,所以中夜你不能只是从中夜两个字理解,它实质意义是佛教的核心教义,叫万籁俱静,是我们修行全部身心要进入寂静,跟宇宙融为一体。
二、道场是寂静处
所以道场叫寂静处,大家要清楚,道场叫寂静处。梵语叫阿兰若,阿兰若就是寂静。你比方我的方丈室前面立一个牌子,此是寂静处。所有的寺院,正规的寺院,在寺院里面必然有一个牌子叫“此是寂静处。”这个寂静就是中夜的状态,大家可以体会的。
如何修行?要进入中夜的寂静状态。所以正法道场是建立在寂静二字上,如果这个道场进入不了寂静,那你就不是正法道场,所以这里还是讲的建立道场啊!你要想真正成为正法道场,你自己要寂静,你的家庭要寂静,你的寺院更要寂静。这就是真正佛教的核心教义,使你的身心全部进入宇宙的寂静的无声、无相、无住这种空寂的状态。
由此寺院立了很多规矩,大家要体会的,第一止语。你看正法道场都写一个止语,你少说话呐。你一说话不就不寂静了吗?你一说话就是妄念呐。止语,这就来自于这个中夜的寂静,所以你修行尽量要少说话。
寺院里面还立了很多规矩,比如不串寮。无论居士也好,出家人也好,不可以串寮。不可以到这个家,到那个家去串,这叫串寮。串寮是寂静吗?寂静是不生不灭的、不动不摇,就是自性,不准串寮。
不准传播是非,出家也好,在家也好,不准传播是非。不能在同参道友、师兄弟之间传人我是非。离开寂静了没有?寂静还有传播人我是非吗?说你长我短吗?在真正的道场,不允许喧哗,喧哗就是说话,更不允许大声吼叫!在寺院里面大声吼叫、喧哗,是不是破坏了寂静呢?在家里面儿大声吼叫,胡说八道,是不是破坏寂静呢?你心里头胡思乱想,是不是破坏了寂静呢?所以受三坛大戒的时候,就降伏你这个妄想,降伏你这个野样子,所以叫做打沙弥骂比丘。你看,真正受戒那个道场,那个僧值师那么多,都拿一个香板。你走的不对,我就来你一板子,哪怕你走得对,我也给你一板子。行住坐卧,如果你有一点离开了寂静二字,我就敲你,我就打你。这在佛门真正的正法受三坛大戒的时候,是很严的。哪允许你喧哗呢?哪允许你大声吼叫呢?
这都是,我们真正要建立正法道场是不允许的。我们不能光念一念,表面上假装修行,那是不行的。所以中夜再说得具体一点,象征着耳根圆通法门。你如果要是安住在耳根圆通法门上面,就是中夜,就是寂静。大家试呐,如果你离开了耳根圆通法门,那么你就离开了寂静,离开了中夜,大家都可以试。所以这个地方中夜非常重要,是我们佛教的核心教义。所以我们无论出家在家,真正要把正法运用到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上来,这就是中夜。明白吗?
三、佛讲的真正的火供方法
“取蜜半升”,蜜,蜂蜜。“用酥三合”,就是牛奶熬成的酥,三合。“坛前别安一小火炉”,小火炉。“以兜楼婆香”,这是最高级的香,在印度有,在我们这里没有。“取其香水,沐浴其炭。”香水来洗碳,香水代表着清净,代表着戒定真香;碳代表着娑婆世界,代表着五浊恶世。所以用香水洗这个五浊恶世,污染的娑婆世界。“然令猛炽”,令其猛烧,把恶浊烧掉,这就是熏修。我们大众熏修希胜进,这是真正的熏修。
“投是酥蜜于炎炉内”,烧起那个炉子,把这些木碳烧进去。“烧令烟尽”让它烧尽,这就是离苦得乐,这就是去凡成圣,这就是去垢成净,这里都是很清楚的,修行就是这样来修的。“享佛菩萨”,享佛菩萨就是供佛,让我们以这个清净的身语意,让我们以这个清净的戒定慧,让我们以这个消除三业污垢来供养佛。你看这就是我们讲的真心供养,这就是中夜啊!你看我们如何供养呢?我们是不是就很清楚了,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。
特别这里讲了一个最深刻的道理,什么叫做火供?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真正的火供。你看,我们呼和浩特最喜欢火供。有的徒弟来跟我讲了,“师父呀,我去参加火供了。哪个喇嘛领着我们,我们拉了一大卡车的好吃的,一大卡车好吃的在那个地方就点着烧了。”他说这就叫火供。我说:“那不浪费吗?那么多好吃的东西,一大卡车都烧掉,多可惜呢!”他说:“烧掉就是供佛。”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火供。
你们有人参加过吗?你们有人听说过吗?这就叫末法,把佛教的真实教义篡改了,有的人高兴得不得了,把家里的好吃的都拿出去烧了,供佛。佛,流泪不流泪呢?菩萨,痛苦不痛苦呢?这些败家子!以为这个是供养,这就是末法,这就是我们内蒙呼和浩特看到的景象,美其名曰,叫做火供。
你看这里,什么叫做火供,你清楚了没有?你看是不是百科全书呢?所以真正的火供,就是现在讲的这个最精密的、最简练的、最能表法的火供。所以大家好好在这些方面下功夫,把每一个字真正用佛教的教义跟这个实际事相联系起来。所以,这个火供就是真正的以清净心来供养佛,用戒定慧来供养佛,洗掉污浊、恶垢,使娑婆世界成为净土,使自己的身心成为净土,这是真正的火供。所以我们佛教是修心的,修清净心的,事相上的一切都是表“清净”二字。(未完待续)
上明下仰法师宣讲
2025年5月18日
文字整理 | 耀闻居士
校 对 | 耀春居士
发 送 | 耀古居士
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
咨询电话: 17704884196 13474811577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 20220000005
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