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 禅
好,我们禅茶会开始,你们有什么问题我来解答。
1.弟子问:师父,《楞严经》后面说的,破了色阴十种魔境,其中有一个就是在定中看到佛,这是真看到佛了,还是他妄想出来的?
师父:所有的相皆是虚妄,不用说你梦中看到是假的,就你现在看到的都是假的,这是真实的。我们每个人这个身子是假的,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,都是地水火风和合起来的一个假象。所以修行进入无相才能成功,进入不了无相,修哪个法门都成功不了。“有相修行尘沙劫,无相修行一刹那。”无相就跟宇宙的实相如来藏性相应了,有相就跟六道轮回的相相应了,明白吗?所以不要说你梦中的相是假的,连你现在的相都是假的,这才能修行。
末法时期所以不成功的原因,就是住相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的相、寿者的相。修行的人住相,不修行的人是追求相,所以不能成功。现在世法上的人不修行,临终绝对是三恶道,因为一生中就是追求相——财色名食睡。修行人虽然明白一点道理,但是还是住相,出不去。
以释某信为例,修行多少年,离不开这个相,而追求这个相,金钱、美女,国内追求,到国外追求,这是最典型的。不用说是梦中的相是假的,不能被它左右,生活中的相不能追求,这叫在相离相。你虽然在相里面,男的女的,美的丑的,好的坏的,都是相。我们在这个相里头不能住相,所以叫在相离相才能修行。
在相离相念佛,才能一心不乱;在相离相参禅、打坐,才能够明心见性;在相离相持咒,才能够相应,是不是这样呢?我们大家必须要把这些根本的道理,运用到生活中,你要每天有意的在相离相,首先离开我相。所以我们讲的佛教的三观,佛教的人生观就是无我奉献,你进入不了无我奉献的状态,你别想修行。脑子里老是我,就是我相,好像人家每个人欠你二百钱一样,是不这样?跟自己过不去,跟别人也过不去,这就是生活中都看到的。一看就是一个要债鬼,自己向自己讨债,同时向周围的人讨债,是个债主,别人都欠他的,你说怎么修行。
这都是相,所以你自己讲到梦中的相如何。生活中的相都是假的,要离开,何况梦中的相呢?这是根本,所以我们要真正修行就要联系实际。我们每个人我相重不重,人家一看就看出来,起码我能看出来,因为我相重的人眉头总是锁着,你们看吧,凡是眉头紧锁的人我相重。你在生活中看,这样的人很难打交道,他出不来。这个我相一重,就执著在我这个相、跟我的观念上来,所以你修行怎么修呢,进不去。
所以你提这个问题非常好,我们修行根本是解决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这个问题,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,这都是非相,是假的,都是假的!我就不陷在“我”上面,也不陷在二福女,愣四高上面,我就从相中出来了。你说我的胸怀有多大,我的境界有多大,我的烦恼还多吗?烦恼也少了,烦恼少了业障也少了,心胸开阔了,开阔多大,就能跟宇宙的如来藏性相应多大;开阔不了,你就那么个小心眼儿,你跟如来藏性的尽虚空、遍法界怎么相应呢?是不每天就皱着眉头,这就是二福女,这就是愣四高。明白了没有?要用。
弟子问:师父,但是那个极乐世界和那些佛国都是有相的呀。
师父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西方极乐世界的相,也是随心变的,哪的相都是随心变的。西方极乐世界的相,是清净心变的清净相,所以就是清净相也是在变化。随心所欲,我想什么,眼前就是什么。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,这都是清净相。你现在住的相是业相,污染相,要么就是善相,要么就是恶相。你想,我们现在心里头很少是善相,都是恶相。
所以宇宙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相组成的,但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相是十法界的相,明白吗?三恶道的相、人相、天人相、阿修罗相,罗汉相、辟支佛相、菩萨相、佛相,他是如来藏性随心应量的相,要运用到生活中呐,所以人家一看哪个人什么相,这不是相面,这是真的,就看见这个人的素质怎么样。这很简单,这一看就能看到一个人的心里素质,你说这是迷信吗?他没有一点点迷信。你的相貌完全是你心里素质的表现。
所以我最近在网上骂马X,他每天骂佛教、骂道教、骂儒教,宣传他那个马教,我就说你那个丑陋的相貌,正是你心灵丑恶的反映,这虽然是批评他,但是这是真的,你马X的相貌不好,就是你心里素质很恶。你看做的那事情多恶呢!我说你砸了全国那么多人的饭碗,你捞钱,你现在还装神弄鬼,迷惑一些人,让一些无知的人喊你万岁,我说你不知天高地厚,大祸临头不自觉,我说你很可怜。
这就是我从相,这是真实的,以马X为例,那个相貌不好,就说明他的心里绝对不好,他的道德面貌绝对不好,他现在完全都伪装,讲这个讲那个。
这就是你说的相,西方极乐世界的相多好哇,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都是长得那个清净的相,像莲花一样清净的相,是不这样呢?
2.弟子问:师父,您说那个喝茶的时候用鼻子吸,然后把水含着,那是把气呼出去之后把水咽下去呢,还是咽完水之后,再把气呼出来呢?
师父:那你自自然然的喝就行了嘛。
弟子问:我每次就是咽完之后,再把气呼出去,可以不。
师父:喝的时候是不吸气?喝进去咽的时候是不要出气?
弟子问:我每次都是咽完之后才呼气,不咽下去呼不出去气。
师父:那你高级了。
弟子问:咽的时候好像啥也不能干,咽完之后才能出气。
师父:可以,中间停顿一下,再咽下去,出气。出气以后再停顿一下,再吸气,这都可以。总之很明确,我这个时候在吸气,我这个时候停了,我这个时候又出气,我这个时候又停了。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核心问题,喝茶,观禅,所以叫息道观,这个重在“观”字上面。我今天突出这一点。你喝茶的时候重在观上面,观喝的时候入息,观(如果你说喝完要停一下)观你喝完以后停一下这个停息,再观你喝下去以后这个出息,再观你出气以后的停息,再观入息、停息、出息、停息。重在观字上面,所以叫做息道观,因为一个观就统一在一个核心问题上,就是如来藏性。
3.弟子问:师父吉祥,弟子想请问刚才师父说的观,可不可以这样理解,就是四念处的觉知,就觉知我入息,觉知出息。
师父:对,观就是觉知,觉知就是观。
弟子问:感恩师父,弟子还有一个问题,修行逆呼吸的时候,我们的目的是:让逆呼吸变成像顺呼吸一样自然吗?还是让它更绵长呢?
师父:那当然了,勉强到自然必然有的一个过程,因为你要改变这种无始以来的习惯,当然这得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。
弟子问:那在实修的过程中,刚开始就是让它更绵长,保持的更长呢,还是要控制它一下呢?
师父:你观,你觉知,但是不可以勉强。
弟子问:就还是保持自然。
师父:因为你没到那个程度,就说你吃一碗饭就行了,你别吃两碗饭,不就撑死了嘛。
4.弟子问:师父,吸气的时候,舌头要顶住上颚,但是一呼吸的时候就忘了。
师父:忘记了好,不要你想那个地方,让你观,不是让你想舌头顶上颚,那不就不对了么。不要离开观:入息、出息、停息。你不要观你那个舌头,没有说息道观,变成舌头观,所以这些都很具体,它本来是个自然的状态。你现在吸气的时候,是不是舌头自然顶住上颚了。它自然的一种状态,你吸气的时候必然是舌头向上了。呼气的时候不管它,现在让你吸气的时候顶住上颚就行,出气的时候顶住上颚,那不出气了?
你没到了全身呼吸,你出息的时候必然要把舌头放下来,因为它要出来。你没到了全身呼吸,你把舌头挡住,那气咋办呀?憋死了哇?这个东西本来是就是自然的,不是你有意的做一种什么状态。佛教所有的修行都是自然法则,叫“道法自然”。
5.弟子问:师父,咱们平时干活的时候没有什么妄念,一到念经、念佛的时候那些妄念就来得更猛烈,几乎是控制不住,那咋办?
师父:好事。平时你的妄念比念佛的时候要多,因为你习惯了。念佛的时候你把观,这里面就涉及到息道观,用息道观来念佛的时候,那么你就感觉到那个妄想来冲击你了,跟你息道观发生了矛盾了。跟你在息道观念佛发生了对抗了,所以你才知道。所以这是好事,这正是你觉知能力的提高。过去是二福女,啥也不懂,现在变成个三福女了,比原来高明一点了。这个是好现象,愣劲少了,机迷了,稍微机迷一点了,这都要实践中体会的,我讲的这些都是实践中走过来,是怎么个状态,告诉你们的。
6.弟子问:师父,咱们《楞严经》中提到了十种仙,咱们平时那个出马仙呀,大仙呀,好像跟这个没关系,更像是四大清净明诲里面妖魔炽盛世间那些,还有五十阴魔那些现象,跟那十种仙没关系好像?
师父:那你别分得那么清,二福女跟三福女都一样,都是姊妹俩,你非得分得这个上面,不要去分,一分就是分别,反正不是佛法,不是正法;反正都是妖魔鬼怪,邪法,这就行了。你非得头上给弄一个记,这是什么什么,你也没那个本事。除非你现在已经有了宿命通了,这个仙是怎么来的,它是仙里面的张仙呀,马仙呀,李仙呀,不可以这样做。修行者只要明白正、邪就行了,不要进一步去追,这个很重要。当然我讲这个部分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实际,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一点,等我们讲的时候再说。
7.弟子问:师父,那天说的那个中阴身,人在中阴身的时候,是不是不能自己做主,就是随着业力走?
师父:那你做主你不就到唐太宗那儿投胎了嘛,中阴身完全是业力,不由自主的。所以你灵魂里面的哪个力量强,那么死后哪个力量左右你,完全不由自主,随业而投胎。所以我们现在要消业,根本是这样的,现在消业就能够决定临终以后,那个业力控制的程度,这些是非常实在的。
所以我们说,像我们现在息道观念佛,真正安住在耳根闻性上念,念一句等于念一万句,这是真的。因为你安住耳根闻性,用息道观念阿弥陀佛,完全跟耳根闻性的如来藏性合一了,念一句跟阿弥陀佛的法身合一了,是不这样。那你念一句是不等于一万句,你要不是用息道观安住闻性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愣四高,二福女,这你念一万句你也合一不了呢,是不是呢?就现在那个念佛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这个苹果好吃呐;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水开了,快灌水啊,一会儿溢出来了。你念十万,你就念一百万也没用。你不用说念几天、这一辈子,你就念无量劫,你也进不去。
我们现在讲的,掌握了逆呼吸的息道观,在息道观中观入息,在出息上念:南无阿弥陀佛,而且守住耳根闻性。耳根闻性念,耳根闻性听,你说这一句是不就跟如来藏性合一了,明白吗?这是关键。我们学了以后就要落实到这个上面的,所以我说念一句等于一万句,这是实实在在的吧。所以我们掌握了息道观,真正观入息、观出息、观停息,在出息中念南无阿弥陀佛,而且守住耳根闻性,使自己的闻性,跟自己念的阿弥陀佛的性(佛性)合一了,是不合一了?你说是不是一句顶一万句。念一句顶一万句,念一句能够消八十亿劫生死罪状,这是不真的?
你自己的佛性——耳根闻性,息道观,南无阿弥陀佛的佛性,佛性跟我们的耳根闻性合一了没有?合一了,念一句是不顶一万句;合一了,是不是念一句消灭八十亿劫生死罪状?完全进入性了,完全进入性,那业障就不存在了吧,是不是这样?
所以我们现在讲的非常要害的,大家真来运用到实际中,念佛也好,念咒也好,唱赞子也好,真正生活中也好,都进入这种境界,那么行走坐卧都是在跟佛合一的状态,这就包括我们喝茶,是不这样呢?明白不明白?所以我们的禅茶会很重要的,完全是从实际出发,我们可以说是在佛教史上修行的一个创举,别的寺院没有这样做的。你看我们既讲了真正的佛法,佛教的三观,现在把三观运用到我们的修行上,通过喝茶来体验真正的佛性——如来藏性,那我们当然效果好了。
8.弟子问:师父,梦中出现一个恶梦,比方一个恐怖的景象,妖魔鬼怪呀,猪八戒到高老庄那种昏天黑地的感觉,这种情况下突然想起赶紧念阿弥陀佛,这个景象就没了,这种情况是不是也可以说跟如来藏性合一了?
师父:首先要知道梦中的恶境,是你业力的反映,业力越重,梦中的恶境越多、越凶,这个要明白的。随着你业力的减少,你虽然有梦,虽然有梦境,但是恶的东西少了。比如以我们出家人来讲,你过去可能从恶梦到世法上的这些事情,你现在可能进入梦境都是佛事,明白了吗?我在这里接触的同参道友,都是佛教的一切活动,这就是一个大的跨越。
必须从梦中体现个人的业力的轻重,所以佛教是实在的。如果梦境出现了,你真能够觉察,我赶紧念阿弥陀佛,这非常好,就是怕你觉察不了。你跟着那个梦境跑了,啊呀,狼追我呢;啊呀,已经跳到大海里面快淹死了等等;或者你的老头子变成一个愣四高打你呀,这一切境界出现了,你害怕得不得了。你完全进入一种被恶境控制了,那么这是比较麻烦的。那自己就要加强念佛,加强像我们现在用息道观,来好好的进入实相的念佛,那么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。否则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。你用一般的念佛解决不了的,你要真正掌握了我们现在这个息道观的念佛的方法,它就是实相念佛,那么消这种业是很快的,大家可以试的。
这些都很实在的,别怕丢人,梦见搞对象也是正常的。大家不要怕丢人,梦中的境界就是业力的反映,不要说恶景象,就说搞对象,当第三者,两个人搞的一踏糊涂,完全进入那种境界,都是正常的,都是你业力的反映,如胶似漆,在梦中,许多人是要经历的。那么这种如胶似漆的经历,让你身体越来越虚,让你精神越来越差,这都可以看得出来的。
这些都是业力的反应,你不要怕丢人,你要勇敢地正视,勇敢的承认,我现在处于这种境界,我要出来,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我们的息道观念佛。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念一句等于消灭八十亿劫生死罪状。很快的,就能解决这个问题,你不要害怕,你也不要怕丢人。因为我们每个人不管在家也好,都是要经过这个业力艰苦的过程。我们寺院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,大家针对个人的实际来用我们现在的息道观消业,效果非常好,大家都可以试。
9.弟子问:师父,以法为食和禅悦为食,是不是到一定的禅定状态就用不着吃饭了?
师父:你别想那么多,你还没到那个时候,等你不吃饭的时候就行了,起码是要你的饭量减少,这是很简单的。我明确告诉大家一点,饭只是提供热量,这就是大家的生活常识。热量变成能量,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精气神,每个人不同。所以每个人的能量,由热量产生的能量是很小的,很快就消耗了,特别是杀盗淫妄,很快就完蛋。
禅定,修行人的能量不是来自于饭,而是如来藏性,就是刚才我说的,息道观,耳根闻性的如来藏性跟阿弥陀佛的佛性合一。你想,你跟阿弥陀佛法身合一,跟整个宇宙的如来藏性合一,合一以后你的能量有多大呢,整个宇宙的能量就来加持你,明白吗?你说这个能量有多大!所以真正修行人饭量越来越少,因为他的能量来自于刚才说了,通过打坐也好,息道观念佛也好,来自于宇宙的能量。所以他的饭量很小,不是像你一顿吃三十个饺子,你要注意的。
要节食的,一个:容易形成大胖子,修行就麻烦了;一个:你打坐也好,念佛,必然受到障碍。我告诉大家,我多年不吃糕,昨天上梁,我高兴,我就吃了一个糕,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化。这里沉甸甸的,一沉甸甸你说你打坐咋办,这就不通了吧?这一个糕把我堵塞了。这就是大家说的中焦堵塞,上下不通,你说中焦堵塞、上下不通你还打坐呢,你还念佛呢?你呼哧呼哧的。
我们修行非常实在的,我们逐渐一步步地深入,现在讲的是如何调息,你看深不深呢。后来讲如何调身、如何调饮食、如何调睡眠,这每一步都是很深的,不是那么简单,所以你哪一步做不到,我就不想往下讲,你说你现在连个逆呼吸都做不到,你连个息道观你都没做到,下面我讲调身咋讲呢?因为这个是前提,你咋讲调身呢。我现在讲的这么深,你还吃三十个饺子呢?这很简单,如果你真有感受的话,你就会自觉的控制你的食欲。你看我每天吃多少,你吃三十个我吃三个,这是真的,我昨天就吃了三个饺子。
所以我们修行是实在的,不是光说一说、磕磕头,念念经、上上香,你看真正的佛法多么实在呢。完全跟你自己的一切联系在一起,你哪一点做不到,你都上不了道,不是说磕头能上道,就念佛那个数字就能上道,它不是这个样子的。
你看我们就以息道观来讲,你做不到逆呼吸你没用。你做到逆呼吸了,你真正进入观入、出、停。那么进入观以后,你必须把念佛放在出息上面,一个字一个字的,你还必须把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每个字落实到耳根闻性上,你看这整个多复杂呢,你哪一步做不到你就不可能把它统一起来,明白吗?那我们下面咋讲呢?讲了不是没用吗?
所以大家真正要下功夫,我们现在讲的是最根本的,释迦牟尼佛讲的根本的正法,在末法时期你很难遇到的。你比如说,你在网上查一查,哪有像我讲的这一套的,有没有?
所以大家能够真正遇到正法这种殊胜的状态,大家一定要深入理解,运用到生活中。比如我们现在要真正学会逆呼吸的息道观,逆呼吸息道观的念南无阿弥陀佛,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深入,我们进展是会很快的。
10.弟子问:师父,我有一个问题,就是现在这个生活、学习压力也比较大,白天很忙碌的时候,也没有很多想法,主要是在入睡之前,会有很多负面的想法,其实清醒的时候好像并没有这样想,越躺的那儿好像越睡不着,越来越多的负面想法的积累。
师父:你睡不着觉,这还是业力的问题。这很简单,你哪一天不高兴,你睡不着觉了,你吵了架更睡不着觉了,这些都是业力的反应。我刚才讲了,必须消业。失眠也好,所有的疾病也好,都来自于业力,业力控制了你,你看我们作为修行人来讲,也有睡不着觉的时候,我哪一天有事情放在心上,你比如昨天晚上就没睡好,有一件大事放在我心上,没睡好。但是我会调理,我一晚上就念佛。
刚才我讲了,会念佛,比如息道观念佛,吸收的能量,要比你普通人睡得稀里糊涂的那个状态吸收的能量高多了,所以你看我多精神呢。我晚上吸收的能量完全可以让我一天精神起来,足够我用,这就是佛法能够解决一切问题。不用说别的了,就连你的睡眠问题也是通过这个正能量改变的。
弟子问:师父您能告诉我一些简单的方法,适合我们这种初学者吗?比如一开始我要进入佛法的学习,有没有简单的方法。
师父:你第一,要皈依佛门,你要真正成为三宝弟子,正法的三宝弟子,不要是释某信的三宝弟子。你来我这里皈依,我保证你是个正法的三宝弟子。第二,要听经,你不听经、不闻法跟你上学一样,没到学校是不可能的,而且这个老师必须好。
你比方我已经讲了,佛教的三观,宇宙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,你真要领会以后,你一切问题都解决。一切问题都解决了!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理解以后,我再讲方法,比如现在的息道观,这个息道观的方法,佛门有八万四千法门呢,我们现在讲主要的方法,这个方法是建立在三观的这个实质问题上的,如果你没有三观这个实质问题,你用息道观你根本进不去,白讲。
所以我们现在讲《楞严经》都是有次第的。现在大家听了,我反复讲佛教的三观,三观立起来的基础上才是方法。你到北京这是目标,三观就等于到北京,至于到北京骑自行车也好、步行也好、火车也好、飞机也好,是不是?这是方法。
你比如我们现在立起三观,等于我要去北京,方法呢,告诉你个最高级的方法就是息道观。这是飞机、火箭,这个方法。佛教是非常深刻的一种科学、系统的状态,明白吗?不是现在许多人学佛、许多人念佛,他进入不了这个根本的境界,所以白搭。
好,大家吉祥,阿弥陀佛。
上 明下仰法师
禅茶会开示
2025年8月6日
文字整理 | 耀智居士
校 对 | 耀临居士
发 送 | 耀古居士
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
咨询电话: 17704884196 13474811577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 20220000005
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